这几天上海万圣节可以说已经火遍网络了,各种上热搜根本停不下来。巨鹿路现场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比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还要热闹。各种cos明星和稀奇古怪东西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气氛也是非常热烈。其他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也都纷纷羡慕:“这就是大城市的包容”大量人群的拥堵也造成交通瘫痪。
其实一开始的上海万圣节还可以说得上有梗且有趣。有的cos出了打工人的辛酸,把乙方的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网友们也纷纷共情:“可能并不是cos,是下班直接过去了”“我都不用打扮,我到公司就是这个死出”还有的年轻人cos大学专业,调侃就业困难。还有年轻人对延迟退休深感无奈。不得不说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会玩,也敢玩。还有很多cos明星的,虽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至少有趣,图个乐呵,大家看得也开心。
然而,后面的事情发展就越来越不正常了。现在上海万圣节越来越走向低俗的地步,看一眼就觉得辣眼睛。擦边的女网红数不胜数,身穿着遮蔽不了多少的衣服,行走在大庭广众之下。还有一名女生直接cos低俗内容,后来被警方直接代理现场。还有cos卫生巾和粑粑的。不知为啥,看到他们,脑子里就冒出娱乐至死、乌合之众、哗众取宠这样的词。
这样的现象引发了一些担忧。请问这样文化对我们有什么积极引导呢?引导我们如何各种角色扮演?如何恶搞博出位,博眼球?如何享受疯疯癫癫的快乐?年轻人好像需要一个这个的节日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中国的传统节日要么注重阖家团圆,忆往昔今,要么思念先贤,共祝国庆,几乎都是在宏观层面上的庆祝,而忽视了人作为一个个体的情绪的抒发。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需要那么一个不太‘严肃的’节日去‘放肆’一把,感受生活。文化是可以包容,但并不等于可以放纵。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规则和底线。年轻人也需要发泄和放纵的时候,但是也要在适当的约束和引导下进行。
总之,上海万圣节的兴起和变化反映出了年轻人文化和情感的复杂性。这个节日既是他们情感抒发的出口,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反应。然而,我们也需要保持警惕,确保这个节日不会走向极端,违背社会公德,或者对文化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在放纵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记住文明的底线,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