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地服务内容详情

顺德最拽老板:10年骂走一半客人,卖天价煲仔饭,凭什么能走红? 2025-02-03 13:35:30 网络


第一章、作死初体验,偏偏不信硬闯牛展

2019年那个闷热的午后,我和两个"敢死队员"蹲在顺德某小巷口。手机导航显示目标就在眼前——传说中服务态度比厕所还臭,却让老饕们哭着说"真香"的牛展面食店。说是面食店,但我们要尝试的却是煲仔饭。

"听说这老板骂人比炒菜还专业?"阿强贱兮兮地搓手。我们像三只好奇的猫,偏要摸这个餐饮界的"高压电网"。


还没等我们进门,迎面撞见戴眼镜的店员:"出去!外面点单!"还没掏出手机拍vlog,柜台后突然炸响惊雷:"拍乜拍!食就食唔食就滚!"(拍什么拍,吃就吃,不吃就滚)

抬头只见马尾大叔手持锅铲,眼神比锅底还黑。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江湖人称"煲仔饭灭霸"的牛展本尊。


第二章、点菜像拆炸弹:没有菜单的生存游戏,花290元买顿骂

"要牛肉猪肉鸡肉鱼肉海鲜芝士?"店员连环发问堪比说唱歌手。我们战战兢兢选了170元大闸蟹煲仔饭+120元芝士牛柳煲仔饭,合计290元,付款速度比逃命还快。

刚落座掏出手机,灭霸闪现!"收声!再拍信唔信我打爆你部机!"吓得我们秒变鹌鹑。更魔幻的是,这位大叔突然开启狂暴模式:"出去!即刻同我躝尸趌路(滚)!"


290元原路退回时还在骂骂咧咧。后来才懂,我们踩了三大雷点:带相机拍摄、问题太多、呼吸太大声。

第三章 暗黑美食经济学:越骂越火的秘密

2023年回访,惊见褪色招牌前排起长龙。曾经的"暴躁灭霸"竟在玩手机,还会说"多谢帮衬"!

"现在脾气好多了,也就偶尔翻白眼。"隔壁桌香港客笑着揭秘。原来十年间老板完成"从哥斯拉到皮卡丘"的进化:

2019年:见相机就骂

2021年:见直播翻白眼

2023年:会问"要不要加饭"


但规矩依旧变态:

1、禁拌饭!必须从外往里吃。

2、禁分食!情侣同碗等于找死。

3、禁提问!点单请用摩斯密码。


第四章 当代受虐美学:年轻人就爱找骂?

在某X书搜"牛展打卡",竟有2万+笔记。最火的是《被老板骂哭打卡攻略》:

1、穿JK制服(触发暴击概率+50%)。

2、点单时装听不懂粤语。

3、吃饭时故意搅拌米饭。

95后妹子小琳传授经验:"现在大叔骂人都带广普腔,像听单口相声。"

更有人开发"挨骂指数":白眼1星/摔筷子3星/拿锅铲5星。


而店内的牌匾,咋一眼望去,上面的字这么像“微风拂面,客随我X”(X代表广东话中的经典五大问候字之一,因为不太文明,这儿就不打出来了)。

第五章、餐饮界迷惑行为大赏

对比其他倒闭的网红店,牛展的生存秘籍堪称玄学:

装修:20年如一日叙利亚风。

服务:从负分滚粗到勉强及格。

价格:煲仔饭比星巴克还贵。

美食家老陈道破天机:"现在年轻人吃饭,三分吃味道,七分吃故事。被老板骂过,发朋友圈能多拿50个赞。"


第六章、当我们在吃牛展时,到底在吃什么?

深夜翻看某点评的3.0分评论区,发现魔幻现实主义现场:

"饭焦香过初恋,值得天天挨骂"

"花钱找罪受,建议改名受气包饭"

或许我们都在品尝一道叫"叛逆"的佐料——在这个扫码点单、AI客服的时代,能遇到会翻真白眼的老板,竟成了奢侈体验。


【金句暴击】

"在牛展吃饭像演谍战片:点单要快准狠,拍照要稳隐蔽"

"建议老板出周边:定制锅铲+骂人语录T恤"

"当代年轻人解压新方式:周末去顺德找骂"

"从前的牛展是餐饮界哥斯拉,现在是迪士尼唐老鸭"

"在这里,300元买的不是煲仔饭,是沉浸式话剧门票"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