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地服务内容详情

青岛地铁串起城市繁荣的大动脉 2025-01-21 14:43:31 网络

“花式整活”的青岛地铁,再次站上了流量塔尖。

1月16日,青岛地铁集团青铁商业年度品牌共创大会成功举办,齐聚近百家合作品牌代表和在地品牌主理人,共绘轨道商圈发展新蓝图。


活动现场,品牌代表围绕“繁荣城市轨道商圈、拓展地铁多元消费场景”登台分享,总结复盘过去一年的创新实践;知名商业地产头部大V、非标商业发起人等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引发广泛共鸣。

更好地服务乘客、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更好地赋能沿线商户、构建起互利共赢的地铁商圈,是青铁商业举办年度品牌共创大会的初衷。

这几年,青岛地铁凭借自身的超级流量入口,加上不断的创意策划输出,越来越成为城市潮流文化的风向标。

2024年上半年,青岛地铁凭借“个人可以投放地铁广告”业务火速出圈,青岛也由此成为继广州、北京等城市之后,国内最早开通的城市之一。

业务上线以来,各种求婚、求职、祝福的个人广告内容登上五四广场光影角、青岛北站城市之窗等流量大站的广告位。

一位求职者的“椰树风”求职广告,甚至火出了圈。

青岛地铁主动为这些个性表达敞开渠道,将城市公共服务与个人情感交织融合,既是自身主动求变的运营理念创新,也是希望通过地铁这个窗口向外界展示城市形象和发展活力的更高站位需要

运营里程352公里,位居全国前十,单日最高客运量超过235万,2024年年总客运量超过5.29亿,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1%……青岛地铁在大大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用实打实的人流红利带动了沿线商业繁荣。

目前,青岛地铁还有8条线路在建,其中三期多条线进入主体施工,全市线网远景年规划还有多条线,整体客运量和线网覆盖面积仍处于快速增长中。

这意味着,依托越织越密的地铁线网、巨大的客流量、丰富的创意表达,青岛地铁沿线的商业价值还将不断提升

青岛地铁自身也在通过一个个创意和创新,主动融入青岛的商业布局,以“城市创造者”的身份绘制出一张以地铁线路为脉络的商业繁荣地图。

1

当地铁成为城市商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地铁广告一直都是彰显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重要触点之一。

作为青岛地铁“经营赛道”的主力军之一,青岛地铁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青铁商业,一直在挖掘、创新地铁空间活力与价值的更多可能。

随着青岛地铁线网的不断扩张,青岛地铁广告的创意性和宣传性特征日益凸显。


2024年6月公布“第九届金场景营销大奖”获奖名单中,青岛地铁的“饮乐多青岛地铁创意包柱瓶”“百事无糖生可乐青岛地铁创意空间”荣获2023年户外广告奖。

通过元宇宙和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手段,青岛地铁在讲好更多优秀品牌和本土新锐企业故事的同时,打造了一个更智慧、更时尚、更能彰显城市文化底蕴的地铁空间

2021年10月至今,青岛地铁先后完成李村站“动感光廊”、青岛北站“炫彩光柱”“城市之窗”、五四广场站“璀璨光廊”“万象光廊”“数智光廊”等多处媒体焕新,新开通的地铁2号线西延段,还引入了激光投影这一新型媒体形式,一举迈入国内地铁城市媒体数字化转型程度前列。

在2024年6月14日召开的中国地铁广告传媒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地铁广告奖”颁奖盛典上,青岛地铁五四广场站媒体创新项目《璀璨光廊》《万象光廊》《数智光廊》在一众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媒体创新奖

以《数智光廊》为例,2023年亮相五四广场站B通道的“数智光廊”,在穿梭的人流之中呈现海洋生物的光影艺术互动,裸眼3D交互新媒体矩阵装置的开发,实现了全国首例地铁媒体+运营信息+公共艺术+交互式查询的集成互动。

借力人工智能打造传播亮点,2024年青岛地铁广告先后斩获中国轨交协媒体创新奖等8项行业大奖,品牌影响力还在持续提升。

相比于全国其他城市,青岛地铁客流人群的独特之处在于,旅游旺季迎接的都是全国各地游客,覆盖人群范围大。地铁空间也成为青岛向全国展示城市文化的绝佳场所

2023年2月揭牌的“青岛地铁美术馆”,让青岛地铁从城市交通动脉“变身”流淌着艺术与温情的现代城市人文动脉,不仅有效激活了地铁空间艺术底蕴,更是一张展现青岛地域文化的独特名片。

2023年12月上线的“WOO青岛!艺术走读计划”,则将“文化地铁”“艺术地铁”的媒体价值不断凸显。

数据显示,自首场线下活动“GAI遛子时装周”启幕以来,已在线上获得超3500000+曝光量,引发了大众对于时尚与在地文化的热烈讨论。

2

除了利用地铁广告资源帮助企业和城市做好形象宣传,青铁商业还承担了另一个重要职能——

沿地铁线网深耕资源经营,全面提升商业服务能级

作为“链接万千美好生活”的生活方式提供商,青铁商业依托地铁线网优势、场景优势和流量优势,开展站内商业、办公、酒店、站口小型商业等地铁场景资源精细化运营,地铁媒体及多方媒体资源整合营销,并通过不断地深耕垂直领域、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商业模式、搭建产业数字化平台,初步建立起轨道商圈的全链条经营生态。

在这个过程中,青铁商业也将背靠青岛地铁集团、对地铁沿线各站点的人流密度和人群画像更精准掌握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透过青铁商业的商业版图,也能看到一条清晰的逻辑:

充分根据站点的功能属性差异和客流群体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商业规划,提高运营效率。

比如在酒店布局方面,青铁商业在大鲍岛历史文化街区的地铁1号线中山路站A出入口附近落地了旗下首个城市精品民宿酒店——青亭民宿酒店。2024年春节,该民宿酒店已实现满房运营。


2024年6月,青铁商业积极拓展高端酒店业务,青铁崂山逸衡酒店顺利开业,酒店入住率、OTA平台得分均高于周边同类型中高端酒店,业绩名列逸衡品牌大中华区市场经营指数第一。

办公物业方面,在崂山金家岭金融中心核心区布局聚焦金融、建筑、科技行业头部企业招引的青铁大厦,现项目已引进中建国际投资(山东)有限公司、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

位于黄岛区长江西路繁华地段的青铁广场则聚焦新媒体、新贸易、新科技等新经济企业招引,现已超过2000人入驻办公,招商速度和效率远超周边竞品项目。

此外,青铁商业也主动融入到城市更新和建设中,留住城市记忆,点燃城市的“烟火气”。

紧邻地铁1号线、4号线换乘站观象山站的波螺油子艺术谷,通过打造青岛非标商业社区、开放艺术生活社区,全面激活“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的历史文化街区。项目集聚展览沙龙、品牌文创、休闲餐饮等多元业态,焕发老城商业新活力,现已正式开谷,各类特色活动不断。

这个冬季,青岛地铁更是沿着地铁策划了《“圈圈城市共创季—青铁商业在地生长进行时”》系列活动,地铁里的环保时装秀,二手旧物艺术共创,集合20+市集摊位、摇摆舞体验、手风琴表演等内容的波螺油子艺术谷新年市集,绘本艺术家@大绵羊bobo现场签售和小狗乓仔艺术主题客房,一系列新年特别企划活动……让普通市民在出行路上多些惊喜。

3

放到全国来看,在地铁运营过程中,上海、长沙、广州等城市都在不断创新地铁商业的经营模式,他们早已赋予地铁商业更加多元化的角色,成为城市商业繁荣的重要流量入口

比如,上海地铁的每一条线路都有其独特的商业氛围和特色。

穿越上海的中心地带的1号线、2号线,沿线有众多的大型商场、高档餐饮店以及历史文化景点;

更多地服务于区域的居民和乘客的5号线、16号线,沿线商业以新兴的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为主。

长沙地铁基于对商业空间的探索,向“下”掘金,将地铁枢纽站空间打造成华中地区顶级商圈中的“地铁商业第一街”——国金街。

以最能代表区域商业活力和消费水平的“首店经济”指标为例,2021年,国金街集聚了7家全国首店、14家湖南首店和31个首店品牌。

青岛地铁也在深度打造场景多元的综合商业业态,比如在青岛北站落地全国首个非一线城市(此前落地北京、上海)超极合生汇项目,同时更聚焦便民利民初心,围绕丰富便民业态做文章。

比如,青铁商业在站口小型商业布局方面,针对年轻人及旅游客群,以及居民社区,青铁商业分别推出了“畅享汇·台东”“畅享汇•团岛”等站口小型商业体。

其中,与台东商圈定位高度契合的畅享汇·台东是青铁商业深受消费者喜欢的站口小型商业,而作为市区西部24小时营业的新空间,“畅享汇•团岛”则主打便民服务。2024年上半年,畅享汇产品线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全面自主招商运营的畅享汇海信桥项目开业,招商率达97%,引入供销社生鲜超市、增设社区共享空间,成为了邻里商业的新标杆。


不仅如此,青铁商业还通过打造“地铁生活圈”“惠工商城”“青铁广告商城”等线上产品,打破了商业本身对于空间以及时间上的局限,利用数智化平台的线上与线下联结,搭建起一个一体化、全渠道的O2O商业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青铁商业还进一步发挥自身流量高地优势,跳出青岛,通过与全国更多城市地铁联动,提升地铁流量的覆盖范围和品牌影响力。

2024年旅游季,青岛地铁倾力打造的青岛本地生活性价比指南——“青岛地铁生活圈”,携手船歌鱼水饺、妙府黄酒、崂山可乐等11个青岛本地优质品牌,近30款优选青岛特产,正式发起“青岛很好拍”主题活动,与北京地铁、佛山地铁、福州地铁良好互动。

这也是青岛地铁资源联动、走出青岛的一次重要尝试。


青岛地铁还积极拓展IP文化创意赛道,开展“青小铁”、在地文化IP开发升级工作。全新升级的“青小铁”IP运营体系,立足时代前沿科技与青岛地铁绿色城轨、智慧城轨发展理念,融入了TACS系统、飞轮储能、地源热泵等多项青岛地铁自主研发“黑科技”,主题配色“星际青”也凸显了满满的时尚质感。


此外,青岛地铁通过参加北京—南京轨道展异地展会、承办山东(青岛)宜居展等活动,借势跨域跨城联动,在打响青岛地铁品牌,多角度展示青岛城市文化和品牌。

未来,青岛地铁将通过强势整合全国地铁资源,在提升青岛城市品牌形象的同时,促进青岛文旅产业与本地品牌的融合发展。


相关标签: